要说北美的钢琴教学与国内有何不同,还得先从加拿大的钢琴考级制度说起。在很大程度上,它主导了加拿大的钢琴教学方向。在加拿大的考级系统中,加拿大皇家音乐学院(The Royal Conservatory of Music,简称RCM)考级系统最为普及,已经有百余年的历史,这个系统一直在不断完善并且“与时俱进”。 考试大纲范围广 加拿大的钢琴教学有一套行之有效的考级体系,而且把考级成绩与普通教育联系在一起,增加了学琴的积极性。考级通过八级或十级以及相应的乐理,可以等于中学或大学的学分,考级每年四次,分别在一月、四月、六月和八月。如同国内的音乐考级,有不同乐器、不同级别、演奏规定曲目,也有相应的教材出版,加拿大考级大纲每十年左右更新一次。钢琴考级大纲规定了一至十级的曲目,范围相当广泛。以十级为例,需要演奏五首不同时代和风格的乐曲,技术考核包括两首练习曲,所有24个大小调的音阶、琶音、八度,减七与属七和弦的分解与反向进行等。评分采取百分制,60分为及格。技术考核部分占24分,乐曲部分占56分。另外的20分,分别是视唱练耳10分,包括4项:音程、和弦(大小和弦与属七减七)与终止式(完全终止、不完全终止与阻碍终止)的辨别以及复奏一条指定的旋律;视奏10分,包括2项:当场看谱演奏一首短曲以及看谱拍击一段复杂的节奏。 国内的考级教材在练习曲与乐曲中往往只有指定的几首可供选择,而加拿大的考级曲目,除了出版的教材中的几首之外,大纲中的曲目非常广泛。比如,巴赫的48首平均律,德彪西的大部分组曲与前奏曲几乎都可以自由挑选;贝多芬的早期奏鸣曲,大部分都在十级范围之内。它的一个特点,是比较强调曲目的趣味性与时代感,比如20世纪与21世纪的曲目,包括了皮亚佐拉的探戈与奥斯卡·彼得森(Oscar Peterson)的钢琴爵士等,甚至还有中国作曲家刘庄的变奏曲。 注重培养音乐素养 加拿大考级的另一个特点,是注重考生的音乐素养,除了前面提到的视唱练耳与视奏的考核,考生还需通过基本乐理的考试,才能取得考级证书。八级的基本乐理考试可能比国内专业音乐学校的还要难,需要在两个小时内完成8页的考卷。例如,仅音阶一项,就需要通晓大小调、半音阶、全音阶、五声音阶、各种教会调式以及蓝调与爵士音阶等。音乐术语的考核,除了意大利文,还有法文与德文。谱表除了高音与低音谱号,还需要考核中音与上中音谱号以及区别各种管乐器的谱面音高与实际演奏的音高等。与十级演奏考级相应的音乐理论考试内容则更多,包括音乐史、和声等。十级之后,还有演奏家与教师文凭的考级。相应的理论课程包括对位、作品分析与键盘和声。 可以看出,这个考级体系的设置,是强调比较全面的音乐修养,是通过学习一门乐器,让学生进而了解音乐,喜爱音乐,因为兴趣是最好的动力。加拿大的学生在手指的基本功方面,普遍不如国内学生,然而在音乐的表现上,却更加自觉。即使在一些技术性的经过句上,不是很有把握,但是在力度对比上,乐句的处理上,比较有自己的心得。因此,有些考生在获得十级或者演奏家证书之后,不需要考级了,仍然会保持弹钢琴的爱好,让音乐成为自己终身的伴侣。 琴艺学业两不误 加拿大没有像国内那样的音乐学院附中和附小的设置,想要走专业的音乐学习道路的学生,可以进入皇家音乐学院的周末预备班,同时仍然保持正常的文化课程。但是,音乐考级成绩好的孩子,在学校里也往往是优秀的学生。有这样一个例子,一个学生曾经同时在多伦多大学医学院和皇家音乐学院钢琴系学习,还代表加拿大仅有的两名选手参加过莫斯科柴科夫斯基音乐大赛,因为没有拿到大奖,回来之后就作为医生开业了。现在他时常在医院举办的慈善演出中演奏,而且还能够在乐队中拉小提琴。须知,医学、钢琴与小提琴,每一样都需要花费极大的精力才能有所成就,然而他却显得如此轻松,可见学音乐的人的潜能之深。
摘自中音在线
|